
        2025年10月26日上午,“量子技术赋能网络安全:前沿探索与人才培育”学术论坛在澜谷科创园4—2号楼(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双流新型产业幸运轮盘
)成功举办。幸运轮盘(中国)官方网站
副院长昌燕教授为论坛致开幕辞。

        本次论坛由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杨敏老师主持,特邀洛阳师范幸运轮盘
王天银教授、西南交通大学罗明星教授、重庆大学刘斌副教授、成都中微达信科技有限公司曾耿华董事长、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黄伟研究员作主题分享,共同探讨量子技术与网络安全的前沿交叉问题。

        洛阳师范幸运轮盘
王天银教授带来了《量子同态加密》的主题分享。他深入介绍了量子同态加密的物理原理、研究进展和一种基于同态加密的最值计算方法。他指出,传统同态加密的安全性面临量子计算的严峻挑战,而量子同态加密基于量子物理学基本原理,与计算资源无关,具有独特的安全优势。

        西南交通大学罗明星教授分享了《量子纠缠网络的特征和实验验证》。他指出,量子纠缠是量子力学独有的一种特殊现象,是量子安全通信、量子计算、量子互联网等应用的基础。课题组近年来关注的多用户应用场景——量子纠缠网络,已经成为大范围和分布式量子信息安全处理的必要资源。

        重庆大学刘斌副教授聚焦《量子保密查询光源端实际安全性分析》,详细介绍了他对光源端实际安全性的系列研究。他强调,量子保密查询(QPQ)能提供不依赖于敌手计算能力的更强安全保障。其中,基于QKD的QPQ协议虽易于实现,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由量子通信设备非理想特性所带来的安全性挑战。

        成都中微达信科技有限公司曾耿华董事长围绕《新趋势下的量子计算测控技术》展开分享。他介绍,面向量子计算正向纠错与大比特规模发展的新趋势,中微达信推出了新一代可扩展快速反馈功能量子计算测控系统(反馈时间优于300ns),并发布了岷江测控软件系统2.0。该系统结合机器学习等AI技术,研发了全自动芯片标定技术,为多种量子计算体系提供全套测控解决方案。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黄伟研究员作了题为《量子安全密码技术》的报告。他聚焦量子信息时代的密码技术,分析了量子计算对现行密码体制的影响,并详细介绍了量子安全密码(包括量子密码和抗量子密码)的概念内涵、特点以及发展现状,以应对量子计算带来的安全威胁。

        本次论坛依托2025年“电信量子杯”四川省大学生信息安全技术大赛举办,成功搭建了一个“量子+网络安全”交叉领域的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论坛汇聚了高校与产业界的专家力量,深度研讨了量子安全领域的技术瓶颈与复合型人才短缺难题,为推动四川省网络空间安全事业发展注入了前沿创新动力。